讲讲我们的扶贫故事(二)

我们都曾是少年,所以看不得孩子心碎的面庞;我们都在这个社会上挣扎,所以理解同为“成年人”那被生活所迫的眼神;可我们都不曾老去,甚至不敢老去,所以无法想象人生失去控制的可能:尊严和羞耻,体面和狼狈,甚至是生与死,似乎都不再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如果单以人生阶段来划分,或许没有什么比老去更能诠释“惨淡的人生”。

而此刻,你敢不敢想象,自己像他们这样老去……

一只马桶撑起的尊严

“宏子,乖,奶给摸摸头。”

那天,奶奶难得的没有犯糊涂,用她那仅有的一只眼睛拼命的挤出笑意,即便耳聋的厉害,也和每一个人寒暄着,周到而得体。

那天,奶奶是打心眼的高兴。

那天,杨力宏的家里装了新马桶,专门为奶奶装的马桶。

杨力宏的奶奶今年100岁了,在陕南民间,百岁老人被当作福星的象征,奶奶却很淡然。“啥福气啊,拖死人嘞~”奶奶意识清醒的时候,总爱这样说。

奶奶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耳聋,左眼已提前光荣下岗,腿脚不大利索,除了这些,倒也没什么大毛病。
以前是儿子儿媳在照顾她,几年前他们因高血压脑溢血相继去世后,孙子便顶上了这个责任。和照顾奶奶的责任一起落到“孤儿”杨力宏头上的,还有爹妈治病欠下的几十万负债。

那时的杨力宏不过26岁,正是远离小山村在外闯荡的年纪,可尽管身负巨债,奶奶却不能没有人照顾。三兄弟开会后一致决定,由最孝顺心细的杨力宏留下来,全身心地守着九十四岁高龄的奶奶,二人的生活就靠两个兄弟接济。
从那时起,杨力宏每日换着花样为奶奶准备三餐,意识不清的时候还要人喂饭;有时杨力宏在洗洗刷刷,奶奶顺便来个离家出走,害得杨力宏一顿好找;刚立秋不久,杨力宏便把奶奶挪到了炕上,为怕冷的奶奶提前生火,等夏天再挪到凉快的屋子……

如今,杨力宏32岁,兄弟们都已成家有了孩子,他仍然像6年前一样照顾着奶奶。在这个家里,时间仿佛停驻,任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化,杨力宏和奶奶两个人只是简单平静的生活着。
只是一点一点的,谁也没有发现,奶奶需要喂饭的时候越来越多;离家出走的距离因腿脚不便越走越近;炕上生火的日子越来越早……


对于杨力宏,奶奶的态度很奇怪,有时会拉着手絮絮叨叨的诉说可以想起的往事,有时脾气上来也会怪他不听话不找媳妇。
“她想让我们陪,又怕拖累了我们。”
奶奶的矛盾,杨力宏懂;奶奶的心声,杨力宏也懂。在青山的掩映下,杨力宏和奶奶的家很简陋,外表和奶奶一样被岁月的藤蔓遮盖,屋内空荡却收拾妥当。和这一切极不协调的是厕所--尤其是厕所里那个干净明亮的马桶。
有了它,奶奶再也不用坐在那块自制的破木板上,颤颤巍巍吱呀作响,这位百岁老人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尊严是人格的基石,和年龄无关,其实奶奶自己也不知道,一个马桶对于她而言,远超过它本身的意义。

“银龄守护包”并不大,却像那只马桶一样,开启了奶奶的幸福世界。奶奶会像小孩一样,反复把玩抚触着包里的每一个物件,血压计、手电筒、哪怕是自己听得不太真切的收音机,并时不时的和孙子分享。
那是独属于她的东西,那是她平凡生活中的甜蜜。每当这时奶奶仅有的一只眼睛总会很亮很亮,褶子挤在一起洋溢着幸福的甜蜜。

素材提供: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一只血压计给的脸面
老党员,老村委干部,她曾是村里的人中龙凤,谁说起来都得竖大拇指的“能干女人”。可现如今,年过八旬的张先风瘫在床上,不能说话、不能站立、不能行走,接近六十的女儿齐长蓉是她唯一的拐杖,轮椅和床是她全部的天空。2008年那场突发脑梗,夺走了张先风的健康,也夺走了这个女人身上所有的荣光。那次病后,张先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却学会了哭,仿佛要把之前几十年积攒的泪水流干。每次哭泣,她的嘴唇总会在抽搐中伴着张合。齐长蓉知道妈妈说的是什么:“拖——累——你——了”。
可是哪个女儿能放着老母亲不管?12年来,随着母女俩年龄越来越大,日子越过越苦,齐长蓉虽然同样学会了哭泣,却一直坚强着不离不弃。

除了每天给母亲洗脸梳头,按摩全身,做饭喂药喂饭收拾妥当,无法外出打工的齐长蓉还要下地干活提供母女俩的口粮。家门口有一条长长的下坡,每次推着母亲来回都要耗费一些力气,可齐长蓉不舍得留她一个人在家。张先风于是就坐在田间,看女儿逐渐累弯了腰。
而比推轮椅更加艰难的,是每日把母亲在轮椅和床上转移。这段只有20步路的距离,年近60的齐长蓉抱着母亲跨越三级台阶,中途需要停下休息三次。齐长蓉不敢想自己会不会有抱不动的那一天,只能过一日便算一日了。

张先风的病每日要吃几十元的药,齐长蓉90%的钱都花在老母亲身上,却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病情时有反复,家里的借债名单越来越长,数字也越来越大。
人在困难的时候,哪怕一个小小的血压仪都可以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那是母亲这病监测必须的仪器,却是家中能借就不买的“昂贵物件”。
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即便是换着家的借,村里那些有血压仪的人家,都被齐长蓉借了无数遍。借到不好意思再借,就会停几天再从头开始轮。

当母女俩的日子在这样的循环中打转时,“银龄守护包”送到了张先风的手上:方便携带的收音机,可以伴随母女俩一起去田间劳作;老人怕冷,棉被和棉袜都很保暖;还有手电筒和医药箱等都很实用;而最后,当母女俩一起打开血压仪的那一刻,齐长蓉哭了,张先风也哭了起来,不过嘴却咧开了花。


血压仪改变不了这个家清贫的生活,也抵消不掉一天天高筑的债台,却奇迹般让母亲近乎坍塌的生活有了一丝转机,挽回了这个老人最后的尊严。

素材提供: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对于老人,我们无需可怜,因为他们同样有尊严,他们和我们一样平等;但我们却不得不佩服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从容走完一生的智慧。

老去,从来不是死的诅咒,而是生的赞歌,它就在路的尽头,微笑着,等待我们每一个人。

银龄守护计划,守护那一份尊严,给时光的皱褶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