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从“打赢”向“打好”转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谈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从“打赢”向“打好”转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谈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刘慧、胡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攻坚战态势如何?怎样从“打赢”向“打好”转变?深度贫困的“硬骨头”怎么啃?
7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刘永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绩。
我们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2012年底,我国有贫困人口9899万人,到2017年底还剩3046万人,5年减少贫困人口6853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此外,2012年底贫困县为832个,2016年“摘帽”28个县,2017年预计“摘帽”120多个。2016年首次出现了贫困县总量的减少。
通过脱贫攻坚的大量投入,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得到显著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增收脱贫倒逼产业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发展;通过易地搬迁、退耕还林、护林员制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外,还构建了全社会攻坚的强大合力,创造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刘永富说,下一步,要在坚持前几年脱贫攻坚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政策、创新举措,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力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培训等,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现在不仅要打赢,而且要打好,我们也有信心能够打好这个攻坚战。”他说。
脱贫攻坚从“打赢”向“打好”转变
“‘打赢’和‘打好’一字之差,应该说‘打好’比‘打赢’含金量更高。”刘永富表示,脱贫必须是符合质量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不能掺水,不能是假的,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保证脱贫的质量。
在谈到扶贫资金运用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时,刘永富表示,扶贫资金运用的面很广,环节也多,如何加强监管始终是一个问题。“扶贫的物质基础就是钱,钱必须要管好用好。”
他介绍,下一步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财政、县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我们现在正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扶贫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花多少钱,先把项目编制出来,让项目等钱,不要让钱等项目,解决地方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刘永富说,不光是钱不能乱花,还要把它花好,要组织第三方机构去看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如何,进行绩效评估。
对于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作风问题,刘永富也亮明了态度:“要较真碰硬,对这些作风不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甚至搞腐败的,要毫不客气坚决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刘永富表示,脱贫攻坚战以来,已经查处了作风和各种问题的案件6万多起,处理相关责任人8万多人。
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
“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度贫困地区非常关键。”刘永富表示,要实现“一个人不掉队,一个民族不能少”的目标,深度贫困地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刘永富介绍,相比现在全国3.1%的贫困发生率,截至去年底,我国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县还有11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村还有16000多个,贫困发生率是11%的县约有334个,所以对这些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坚决攻下来。
现在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有“三区三州”,这些地区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很深。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完成这些地区的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刘永富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目前已经加大对“三区三州”重点支持。去年底基本完成制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要向
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要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监测监控,发现工作不到位或有可能完不成任务的提早做工作,确保脱贫不留“死角”。
打赢打好扶贫攻坚战,离不开有效的考核体系。刘永富谈到,脱贫攻坚要较真碰硬,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这起到了保持压力、促进落实的作用,有利于确保识别精准、退出精准、群众满意。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