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21个村的1300名留守儿童有了“童伴妈妈”



       4月12日上午,在陕西省民政厅和咸阳市民政局大力支持下,由中银慈善基金会资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实施的“咸阳市‘北四县’童伴妈妈项目”正式启动。陕西省民政厅儿童处处长高静,咸阳市副市长、中国银行扶贫队队长王蕾,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中银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朱飞等与“北四县”主要负责同志和21位“童伴妈妈”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上,中银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朱飞代表基金会向中国扶贫基金会递上420万元捐赠支票,正式拉开了项目启动帷幕。

 

     王蕾副市长谈到,永寿、长武、旬邑、淳化,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四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02年以来,在中国银行的持续定点帮扶下,告别了绝对贫困,迈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童伴妈妈项目的启动,是中国银行在北四县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又一实际举措。

    王行最执行副理事长表示,“童伴妈妈”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发起的儿童关爱项目,项目覆盖全国四川、贵州、江西、云南、湖北、安徽6省75县898村。陕西咸阳项目是项目落地的第7个省份,中国扶贫基金会计划用三年时间,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在项目村招募一名儿童守护专员——“童伴妈妈”,依托当地资源建立一个儿童活动场所——“童伴之家”,以各部门横向联运机制为保障,形成一条纽带,共同为农村留守、困境等儿童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据咸阳市民政局统计,“北四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现有留守儿童4500余人。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安心工作,支持当地建设发展;更为了留守儿童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有效解决亲情关爱、安全保护、心理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咸阳民政局、中银慈善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对“北四县”21个村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论证,符合童伴妈妈项目实施要求和落地标准。

 

      在淳化县石桥镇大槐树村的童伴之家,我们看到场地色彩明亮,装饰可爱。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妈妈”王琳的带领下一起玩拼图游戏;另几名稍大点的孩子在书架前翻看自己喜欢的图书,还有一些更大点的孩子在下棋打牌……

      从小在大槐树村长大的王琳,去年刚大学毕业。在西安应聘于一家当地银行工作,春节回家时听说村里在选拔“童伴妈妈”,就放弃了在省城的工作,回到村里来当“妈妈”。

      “虽说我自己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当妈妈的经验,但我从小在村里长大,还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是爷爷奶奶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他们也放心把自己的孙子孙女交给我。岗位上我是妈妈,现实中我是知心姐姐,我会在生活、情感上给弟弟妹妹们关心、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健康幸福地长大。”王琳说这些话时脸上充满了幸福和自豪。

      她还划等对孩子更了解之后,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引导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大家庭,让他们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自己也会定期与孩子们在外务工的父母联系,交流最近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让“童伴之家”发挥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父母的扭带作用。

 

    “王琳姐姐对我们可好了,不仅陪我们学习、做游戏,还给我们每个人都过生日。”6岁的小朋友杨卜懿轩兴奋地说。

    “我这孙子很可怜,从小没得到什么爱。孩子父母离异后,就把孩子丢给我们外出打工了。为了维护家里的基本生活,孩子的爷爷也常要出去打短工,我也身体不好,多亏了王琳,孩子现在每天都有说有笑的。”留守儿童汪宋鸿阳的奶奶汪亚爱的话中满是感激。

     与王琳一样,21位“童伴妈妈”都是本村精选出来的,熟悉乡情村情,除了定期走访、集中关爱外,还能够24小时为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跟踪服务。

    此外,每个县还都由民政局牵头成立了“童伴妈妈”项目办公室,公安、司法、卫生、教育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形成有效的、直达儿童身边的服务网络,保障儿童福利政策的落实。

    中银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就把“中银·未来”助学圆梦计划确定为长期发展的重点业务,针对“北四县”中小学生、教师和留守儿童陆续策划实施了益心助学行动、多彩课间成长计划、美丽明天助学行动、彩虹园丁教师培训等多个服务递送类和发展类项目,改善了当地的教学环境,提升了师资素养,拓宽了孩子视野,为每个孩子的未美好来加油助力,有效的支持了咸阳北四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